首页 红色文化 第四届政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举行聚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第四届政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举行聚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5  浏览人次:380   来源:北京干部培训  返回列表

来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网作者:单程秀

6月21日,由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政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举行。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罗峰致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作主旨发言,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轩传树等作主题演讲。

罗峰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体系化侧重于“全”,“全”是辩证的、有机的、系统的;学理化侧重于“深”,“深”是有学术、有学科、有话语的。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性便体现在“全面”和“深刻”两方面。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阐释,有“入”和“出”双重维度。“入”就是要按照党的创新理论已经揭示的规律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出”就是要用学术讲政治,用学术研究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研究可以运用“纵横”交织法。所谓“纵”就是要系统回溯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形成发展的进程。所谓“横”就是要全面系统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从而找到规律、获得启迪。

韩庆祥围绕“以学理方式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作主旨发言。他提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首先要明确何为体系化学理化,学理化应涵盖问题转换、思想挖掘、话语表述、内容阐释、精髓概括和谋篇布局等六个方面;体系化应具备对象性、标识性、原理性、逻辑性、整体性和哲学性等六重特质。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当务之急应把握三条原则:一是明晰其历史方位,二是明确其主干核心,三是概括其哲学根基。

颜晓峰围绕“从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构建逻辑”作主旨发言。他表示,体系化学理化首先要解决构建逻辑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构建逻辑之一。第一,推进新时代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必然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因为其动力来源、目标基础、进程根据和评价依据皆出自问题导向。第二,坚持问题导向鲜明体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哲学品格,将解决问题作为理论的根本任务,促进理论思维的能力提升,彰显强烈的问题意识。第三,新时代理论创新应坚持问题导向,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李冉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化思考,讨论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国家叙事、历史叙事和文明叙事。轩传树围绕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指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党在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政治命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陈方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宗建、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宋斌,围绕体系化学理化的重点问题作主题演讲。

主旨发言和主题演讲分别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公龙和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姜佑福主持。

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术团体的有关代表120余人参加研讨。

【供稿: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责编:郭丽娟)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